【班组现场【/p>
原标题:“吹毛求疵“/p>
中工网讯 (工人日?中工网记者李玉波 通讯员高玉莹)高利娜是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601车间电装班的一名火装工。在接到某舰炮的电缆制作任务后,高利娜便与大部队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船厂、/p>
某舰炮的电缆制作任务对质量要求极其严格,从剥线、焊锡到焊接插头等每道工序都严上加严,面对紧迫的生产任务,高利娜把对“质”的把控放在每一个焊点、每一根导线上、/p>
在进行电枢装配时,因为电枢清除胶木打磨困难、浪费时间,一旦打磨不到位,就会造成产品不发电的情况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。高利娜采用可调速手持打磨机,通过对打磨机力度和转速的控制,保证打磨过程不损伤电枢本体,并根据换向器的形状改制打磨钻头,研究出了新的打磨方法、/p>
采用新的工具和打磨方法后,有效清除了电枢胶木,原?个人一?个小时加?0件,现在每人1个小时可以加?0件,单件操作时间?.2小时降至两分钟。打磨完成后,电枢可以直接转入下道工序装配,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?00%、/p>
在北重集团特钢事业部103车间超高压钢管生产线上,机加检验班班长赵永强是众所周知的“完美主义者”。在检测平台前,他俯下身子?3米长的内窥镜一点点推进内孔,全神贯注地盯着镜头上的内孔刀纹、划痕、珩磨痕等,并对珩磨痕严重的区域进行测量……这样细致的工作,赵永强一干就是一整天、/p>
只有这样“吹毛求疵”,才能保障产品的高质量交付、/p>
“超高压钢管单支最长达15000毫米,内径最小的只有31.7毫米,这么一个细长的管子内孔粗糙度要?.4微米以下,接近镜面,要求极为苛刻。”赵永强深知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他将超高压钢管当作精美的工艺品进行加工,以极高的标准进行检测,最终呈现的是近乎完美的精品、/p>
赵永强笑称:“我的眼睛就是尺!”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质量意识,任何细小的质量隐患都逃脱不了他的眼睛、/p>
锱铢必较,追求精确——北重人把“质量”二字牢记心间、/p>
关于我们|版权声明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 |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
Copyright © 2008-2024 by www.buschklei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