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“熟人”们!高温下,“踩”中这些误区真要命! - 民生 - 中工罐/title>

中工娱乐

@“熟人”们!高温下,“踩”中这些误区真要命!

来源9span>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
2024-06-19 11:46

原标题:@“熟人”们!高温下,“踩”中这些误区真要命!

这几天,高温天气让人无法“冷静”,北方即将被高温“包月”,南方则是暴雨天or桑拿天极限二选一、/p>

北方“烘烤”持续,南方“闷蒸”将上线

17日开始,随着暖高压脊东移,华北、黄淮一带的高温天气卷土重来,高温核心区域在京津冀一带。东北地区由于午后晴空辐射,局地升温迅猛,炎热天气也会发展增多、/p>

大城市中,石家庄、济南未来四天高温天气将持续“待机”,北京、沈阳最高气温均刷新今年以来新高、/p>

此外,在华南地区,未来几天降水减弱后,气温也将陆续上升。大城市中,福州?0日或迎来今年首个高温,海口也将出现长达一周左右的高温天气。南方下雨后天气潮湿、闷热,一定注意防暑、/p>

高温带来的影响,不仅是让人汗流浃背、心烦气躁,在高温、高湿的环境下,人体的体温调节也会出现紊乱,引起一系列症状,甚至带来致命危险、/p>

别拿中暑不当回事

高温给汗腺增加工作量,大量出汗导致人脱水和电解质(如钠、钾等)紊乱,继而出现中暑症状、/p>

先兆中暑

先兆中暑时,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,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、四肢无力、口渴、头晕、头痛等、/p>

轻度中暑

轻度中暑的症状在先兆中暑基础上继续加重,体温上升,并且出现皮肤灼热、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等、/p>

重度中暑

出现高热、痉挛、惊厥、休克、昏迷等症状。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?种类型、/p>

热痉 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肉间歇性痉挛,尤以小腿腓肠肌痉挛为特征,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、/p>

热衰 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皮肤湿冷、大汗淋漓、呼吸增快、心律失常、晕厥、肌痉挛、血压下降甚至休克、/p>

热射 最为严重,致死率高!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增高,皮肤干热、无汗,昏迷、/p>

别“踩坑“/strong>

高温天防暑误区速览

误区一

高温不出门,躲在屋里就没亊/p>

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,在通风不良的室内闷热环境下,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,氧气供应不足,更易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,导致“室内中暑”。尤其是体弱多病者、老人,更要警惕、/p>

误区事/p>

高温天,穿得越少越凉?/p>

皮肤确实有调节体温的功能,当皮肤温度高于气温时,露出四肢等有助散热。但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37℃时,人体热量的散发就几乎全靠出汗来完成了,此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,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、/p>

因此,穿得越少,从外界吸收热量的面积也就越大,反而使人感觉更热。穿得少还会让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之下,增加灼伤的可能性、/p>

误区丈/p>

猛灌凉白开,多喝水解暑

喝水过多可能导致脱水进一步加重。人体大量出汗时,已经丢失了电解质,这时如果一次性饮入大量的白水,会让体液中电解质浓度进一步稀释,人体为了维持原有电解质浓度就会更努力地“排水”,导致“自发性脱水”、/p>

中暑这事儿,到底怎么防?

舒适环墂/p>

应尽量避免待在高温、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里,出行避开高温时段,做好防晒防暑、/p>

1

适量饮水

可以喝一些白开水、糖盐水,或喝含钾、钠、氯等离子的电解质饮料,不建议饮用含酒精饮料和高糖饮料、/p>

保证睡眠

炎炎夏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科学合理饮食,注意营养均衡,从而保持充沛体力、/p>

一旦中暑,如何急救>/strong>

速降?/p>

速降?/p>

速降?/p>

先兆和轻度中暐/p>

1

热痉挚/p>

按照先兆和轻度中暑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,补充足量糖盐水,缓慢拉伸、按摩痉挛肌肉,并可用解痉止痛药物、/p>

热衰?/p>

使中暑者在阴凉通风处平卧,抬高下肢,及时快速降温、补糖盐水,谨防低血压,保证重要脏器血供,尽快送医、/p>

热射痄/p>

现场降温急救的同时立即送医。体温越高、持续时间越长,组织损害越严重,预后也越差。可采用冰帽、冰毯,把冰袋放在颈动脉、腋动脉、股动脉等大动脉处帮助降温、/p>

2

国家应急广播提醒:高温天气持续“打卡”,请采取正确的防暑措施,平安度夏、/p>

来源: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、中国天气网、新华网、生命时?/p>

监制:温秋阳

主编:孙盛楠

编辑:那斓馨

责任编辑9span>杨晶

媒体矩阵


  • 中工网客户端

  • 中工网微信号

  • 中工网微博号

  • 中工网抖音号

关于我们|版权声明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 |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
Copyright © 2008-2024 by www.buschklei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扫码关注

中工网微


中工网微


中工网抖


工人日报
客户
×